(左图为我与淡淡聊天之前她的作品,右图为我与淡淡聊天之后她的作品)
【1】
你应该也有过吧?小学初中的时候,三个女生一起玩,其他两个人下课一起去洗手间没叫你,就觉得自己被落下了,来回来去的想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在操场上做完操一起走回去,她俩聊天聊得兴高采烈,我却插不上话,于是脚步越来越慢,距离也越拉越大,心里还有一丝期待着聊得投入的她俩发现我不见了,发现我的情绪。可是没有。
问为什么去洗手间没有叫我,为什么一起走也能发现不了我落在后面,为什么没顾及我的感受,得到的答案总是一样“你太敏感了啊”“我们没有考虑那么多”
长久以来,敏感在我这里一直都是个不好的词,是缺点,是要努力改掉的地方。
对周围事物更细腻的感知,对情绪更敏锐的觉察,讨厌敏感的时候总是大多数。于是总想把敏感藏起来。
【2】
毕业刚进公司的时候需要完成五场全天的培训,天知道两个月前我还是一个拿着话筒就紧张到连自我介绍都会忘词的小姑娘,现在就要在几百人的注视下滔滔不绝的讲上几个小时。拿着写了好不容易写完的稿子,和老板一起做彩排。
“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换一个”
“你这里的语气不能这样,要有力一点”
“不要看稿子,你手不要乱晃,重新来”
一句句话就像一颗颗有力的小石头朝着心脏狠狠的砸过来,又是刚工作绝不想让自己示弱,逞强都要做完的阶段,情绪在心里堆积了太多,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那大概是我人生中最长的一段哭泣之一,整整一个半小时的嚎啕大哭,老板的批评,对自己的不满,委屈全都像倒垃圾一样倒了出来。以为进入了职场慢慢建立起的自信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没想到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连好朋友结对去洗手间都会想很多的脆弱敏感的小姑娘,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
但是我知道我内心有一些东西在生长,一些坚韧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冥冥之中它让我感到一股力量,告诉我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让自己支离破碎,咬咬牙坚持,事情都是一点一滴好起来的。
【3】
事情总是在咬咬牙坚持当中慢慢朝着好的方向变化的。
一个月前临危受命去代替老板娘去带公司一个王牌课程,原本的搭档也意外无法出现,还要构思设计其中重要的课程,每天睡四五个小时,照顾四十个小朋友。
那样压力的时刻,换是那个初入职场的我,恐怕早已慌乱的不知所措。而现在的我,经历了这些骄傲、失去骄傲、失败、煎熬、重新站起来的过程,泡杯咖啡,不管多大的压力,我还是可以深呼吸静下来去思考课程设计。那是老板娘非常拿手的部分,我知道内容即使相同,我也要做出我的风格。也没从想过要是做失败怎么办,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自信,但是我知道,我一定能做成。
也不是不担心不害怕,只是明白更重要的是尽全力做完我要做的事情,那才能真正的解决我的情绪。
和晓宁聊天的时候才认认真真回想,原来在成长时刻我开始从抗拒和试图掩饰自己的敏感,变得接受,变得愿意去肯定这是我独特的优势,是对细微事物敏锐的觉察和对情绪敏锐的感知。知道自己更容易被细节影响,也知道自己更擅长用细节叩击人心。
开始接受自己的特点,知道那些优劣势就想钢琴的黑白键一样并列存在,然后去更好的和自己相处,大概这就是我对生命的热情。
【4】
现在想来,大概做一件事我喜欢的态度就是“我就去做了,也从来没想过会失败或是别的选择”
开始去画画的时候,第一念头就是“我不擅长画画”,曾经和Sun说过“我觉得我每一笔画的都是错的”,即使在说出这句话的瞬间已经意识到有多不对,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立刻停止那么想。
开始画的很多方框,然后填进颜色,尔后逐渐的颜色飘到了框框外面,那是我在和自己说“你不需要在框框里,也可以做的很好”
那是一副用理性画的画,我要自己丰富且深厚,就添上深厚的底色;要自己有生命力且坚韧,就补上翠绿的枝蔓。
晓宁提问的速度很快,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就迎着问题往前。反而也是这样的速度,能把最原始的反应和思考带出来。因为了解自己的敏感,却忘了它也在变化;原来自我复盘的时候,有些问题还是没有逼自己去想的更深;原来我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坚定。
晓宁说,很棒的一点是,“即使内容相同,我也想要做出我自己的风格”,是想要自己去定义一些东西,而非一直跟随大众的定义。是我隐约意识到,却是在她说出来的时候真正开始去承认的。
最后超开心见到了晓宁,有了一次时间不长但丰富值得回味的对话,也谢谢我俩可怕的坚持,在凌晨的飞机上我写完了这一篇文章。
愿它对你有些启发。
作者:淡淡(女,23岁,中国人,教育从业者)
コメント